围产心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汉武帝时设立的内外朝制度,对西汉后期的影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西汉“内外朝制度”的设立是当时政治历史上的一个很大的变革,这个制度对于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主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对西汉后期的影响,则主要以消极影响为主。

从积极影响上来看:

“内外朝制度”的设立将一批有才干的大臣集中在皇帝身边,达到了“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加强了君主专制,增强了中央对各地方以及国家各机关的控制。

从消极影响上来看:

随着“中朝”势力的膨胀,皇帝身边最为亲信的近臣,手中权力膨胀,最终酿成了“王莽篡汉”的悲剧。

一、“内外朝制度”的建立符合专制主义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

(1)维护皇权:

西汉“内外朝制度”的产生是皇帝专制制度发展的产物。公元前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封建制度,汉朝时,承袭了秦朝时的制度,一直没有改变,直到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到了全盛时期,封建制度也进行了调整,“内外朝制度”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汉武帝在继位后,针对地方势力实施“推恩令”,地方诸侯王不得设置官吏,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行思想上的大一统,在政治上为形成统一,汉武帝首先进行了官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建立内外朝”。

“内、外朝”分别是指由大将军、大司马等官吏组成的中朝,由丞相为首所组成的外朝。从这个政策的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利用大司马左右将军等官员大大分化了相权。

为何汉武帝要迫不及待分化丞相的权利呢?其实此时的相权已经大大威胁了皇帝的权利,在汉朝初期,皇帝往往都能和丞相和谐相处,汉朝是刘家借助功臣良将所打下来的天下,这个前提就决定了,刘氏一族绝对不能一个人独吞这个成果。

所以在汉朝初年,丞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往往有过去的功臣所担任,他们手中的权力极大,既能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辅佐皇帝统管政务,又能监察中央百官和地方郡守。

虽然汉朝初年丞相和皇帝之间大致处于和睦相处的状态,但依然会有权力之争,皇帝的意见有时候也会被丞相所拒绝。比如说汉景帝时期,想要立皇后的兄长为诸侯,就遭到了丞相周亚夫的拒绝,丞相认为“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

随着历史进程的加快,这种矛盾越来越多,

汉武帝初期,深深地意识到相权对于皇权的威胁于是为加强皇权,他便开始在以丞相为首的官僚系统之外建立了一个只听命于自己的官僚系统。

(2)、笼络有才之士:

内朝官员的组成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天子宾客,他们主要是文人近臣,比如说当时的朱买臣、严助等,另一类是文武百官中皇帝的心腹,比如说当时的大司马卫青、镖骑将军霍去病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皇帝在满朝文武中所选择的最有才能的一批人。他们的政治见解代表了当时朝政的最高水平。

汉武帝时期内朝的主要任务是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是并没有哪个官员敢于专权,汉武帝以后获官府正,内朝与皇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不过这种形态一直以来都体现着精英政治,内朝中的官员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朝堂斗争对自己的困扰,能够将自己的见解直接表达给皇帝。

(3)稳定政治:

相比于过去的朝堂形态或者是外朝,内朝是容易被控制的,从职务上来看,构成内朝的官员职务相对卑微,又时刻侍奉在皇帝左右,那么他们产生问题后就极容易被发现,汉武帝可以直接掌控这些官员的动向。

并且内朝又极具不稳定性,当时内朝的组建带有临时性和权宜性,比如说“中书”这个官位直到汉元帝时期也没有被承认,由此可见内朝是完全依附于专制皇权而生存下去的附生物。所以他们发生政变的几率很小。

内朝组建之后,丞相不得过问内朝的事物,而内朝恰恰把握着整个朝政中最为关键的问题,由此可见,丞相相当于被排斥在朝政之外,对于国家方针大策的制定实施,无能为力。

就这样在内愁的巨大压迫之下,外朝渐渐减少了自己的独立性,也增加了对皇权的依附性。

二、在西汉后期,内外朝制度的运行导致了外戚专权,皇权旁落的结果

(1)“巫蛊之祸”:

汉武帝晚年,宫闱内部发生了一场因为权力争夺,而引起的利用诅咒巫术,嫁祸于人的惨祸,汉武帝晚年听信江湖方士,常常让他们进宫陪自己答疑解惑。谁知这些人却教导宫人通过木人的方式,将灾祸转移到他人身上,之后,因为此事死去的宫人数以百计。

并且这场祸乱不止一次,第一次“巫蛊之祸”让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等人均被处死,第二次,太子刘据被杀,这两次祸乱共导致上万官民牵连至此。

汉武帝晚年身体多病,由于封建迷信他认为是有人想害他,于是任命近臣江冲为绣衣御史让他四处缉拿想要害自己的歹人,当时江冲和太子刘据之间曾发生过矛盾,所以就说是太子想要谋害皇上,最后太子刘据、韦皇后等人被逼死。

“巫蛊之祸”绝对是汉武帝从政多年的一个污点,他本想要将朝政大权集于一身,但是却被自己亲自挑选的近臣用来以权谋私,导致子孙惨死。

(2)外朝官员人人自危:

汉武帝时期,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除了重用中朝,还削弱相权,当时的丞相地位被压制的很低,在他54年的统治中一共任命了13位丞相,并且这些成丞相的仕途都极其不平稳,常常遭到谴责和嘲弄,还有很多被罢免甚至处死。

从第六任丞相公孙弘之后,上任的丞相都毫无权利只不过是一个虚位而已,公孙弘出身“布衣”,在朝中孤立无援,凡事唯唯诺诺,任由皇帝摆布。在这种政治环境中,没有几个丞相得以善终,李蔡、庄清翟二人畏罪自杀,赵周、公孙贺被下狱处死。据传公孙贺在被任命为宰相时立刻“顿首涕泣”。身为宰相都如此,可想而知外朝中的其他官员受到的是怎样的对待。

(3)为外戚专权埋下了伏笔:

汉武帝时期极力打压外戚权利,他们除了有享受供奉的资格以外并没有其他权利,但是到了汉元帝时期外戚势力渐渐崛起。

汉元帝性格柔弱,喜欢儒学,他在当太子时,就向他的父亲汉宣帝提出任用儒生,但是被呵斥了。

在他继位之后,“内外朝制度”下导致外戚专权,皇权被大大削弱,外戚史高与宦官相互勾结,排挤光禄大夫周堪,最终导致了周堪自杀,其他的大臣也因为得罪他们被处死。

汉成帝继位之后,奢侈荒淫,十分看重母家势力,他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舅舅王凤为司马大将军,全权处理朝政,自此王家氏族权倾朝野,王凤的五个弟弟也在同一天被封诸侯。就连汉成帝也害怕王家势力。在王凤死后,他的弟弟又继续专权,之后王家的王莽把握了朝政,最终废了皇帝,改立“新朝”。

总结:

内外朝制度”的建立,本来是为了抑制丞相,防止后宫干政,但最后却导致了汉武帝的子孙无法消除外戚势力,最终推动了大汉王朝的覆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