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心肌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西湖之滨一画翁,李流芳绘山水写生卷
TUhjnbcbe - 2025/5/2 16:57:00

李流芳是明末著名画家,他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上海嘉定,喜欢去杭州西湖游玩写生。李流芳和大多数明末文人的生活经历相似,一开始抱着步入仕途的想法勤学四书五经。当中举之后进京参加会试才发现宦官奸臣乱政,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进而心灰意冷隐居乡野。李流芳参加会试的时候,正是魏忠贤乱政期间,他两次落榜心灰意冷。回到家乡后,他修建了一座檀园潜心书画诗文创作。李流芳很喜欢杭州西湖的风景,他常常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西湖游玩写生。

李流芳写生山水卷局部一

李流芳在西湖之滨创作了很多水墨山水,《山水写生卷》画的就是西湖之滨的风景。手卷是国画创作中的常见形式,有学者分析长卷的出现和古人相对乏味的业余生活有关。长卷在诞生之初曾经作为床榻四周的装饰品,古人躺在床榻上的时候,环看四周,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长卷画相当于古人的“风光纪录片”。为了增加融入感,古人找到了散点透视的方法。一步一景,景随步移,和现实中欣赏山水美景的感觉一致。《山水写生卷》的卷首没有任何过渡,直接进入山水空间,看似没有艺术化的加工,实际上体现出写生的特点。

李流芳写生山水卷局部二

古人理解的写生不仅仅是对景临摹,还包含了对气韵的把握,通过墨色与笔法的变化,表现出阴阳向背。画中的阴阳和气韵有关,山为阳刚气概,水有阴柔之美,阴阳相抱合为一体。从字面上很难理解,落实在作品中就是山水交融,不能有隔阂的感觉。由于古人对写生的要求更多来自于主观感受,所以他们在创作中不太强调“像不像”的问题。明白了这一点,再看这卷水墨山水,就找到了古人喜欢可居可游山水画的理论依据。

李流芳写生山水卷局部三

从技法上看,这卷山水采用元代画家吴镇和倪瓒的技法较多,强调墨色的微妙变化。重重山水层次分明,同样是淡墨渲染的远山,也能看出更细致的远近关系。淡墨用多了,就有了秀雅清正的味道,这种美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人的高洁品质。其实好的作品中都有严谨的逻辑关系,画家在动笔之前会经过思考,确定增减内容。在《写生山水卷》中,大量运用折带皴,秀润中多了几分傲骨。恰当的技法让作品更加完美。

李流芳写生山水卷局部四

李流芳在明末名气很大,大儒钱谦益就是他的粉丝。李流芳病逝的时候,董其昌曾经前往悼念,董其昌说,“其人千古其艺千古。”表达他对李流芳的敬仰。

拓展阅读

典雅唯美,浓浓文人情趣,陈继儒绘《春阴欲雨》

明代花鸟第一家,吕纪绘《古松黄鹂》

古雅妍美,一看就是你喜欢的风格,仇英绘《夏木垂荫》

临仿是创作的捷径,但很容易走入歧途,邹之麟绘《仿古山水》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湖之滨一画翁,李流芳绘山水写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