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类人:对待外人时“唯唯诺诺”,不敢去正面对抗,害怕发生冲突。对待自己亲近的人却脾气很差,动不动就发火,怒吼。
很多人身边都存在这种人,甚至这个人可能就是你。也许每次你对自己人发过火以后都会懊恼不已,但下一次仍然会控制不住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主要是由于这四种不良心态导致的。
(1)对“自己人”期望过高,要求更严格
对于亲近的人,我们往往会有更高的期待和更严格的要求。就比如不熟悉的人吃垃圾食品,你可能毫不在意。但是如果是亲友经常吃,你就会感觉到很愤怒。
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你明白,别人吃垃圾食品,最后身体坏掉生病,和你毫无关系。但如果你的父母吃坏了身体,你就会面临高额的医疗费用。
所以相对来说,在面对亲友时,我们会更“易燃易爆”。不过,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永远只能为自己负责,哪怕再亲近的人,很多事情也很难干涉。
所以,还是“心态要好”
(2)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
所谓“踢猫效应”就是指当人受气的时候,会通过“踢猫”来发泄情绪。隐藏的含义是:我们会向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
就像有人在公司里受了老板的气,回去向妻子撒气,而妻子受了气,就向自己的孩子撒气。
人际关系中,我们往往很难知道不熟悉的人是“强者”还是“弱者”,但我们总能识别出“自己人”中,谁强谁弱,并向他发脾气。
(3)预期
预期是影响我们的重要因素。对于绝望的人来说,一点点希望就可以拯救他。而如果失去了希望,哪怕是环境不是那么恶劣,我们也有可能会信心全无。
而亲友会给我们带来一个预期:我要长期和他相处。所以对于某些缺点,我们就特别不能忍受。
(4)预判
绝大多数人的人际交往模式中,都是以“预判”作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我们先预判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选择与你交往的模式。
对于好欺负的人,我们说话会强硬一点。对于不好欺负的人,我们就会适当软弱一点。
而绝大多数亲友,因为会包容我们,因此,会被我们归类为“好欺负”的类型。所以不知不觉会肆无忌惮。
结语:
当你明白了这背后的原理,或许你就应该思考一下,我是不是可以控制一下自己,不要再伤害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