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相望,是绘画创作中的常见主题。古人认为,山水草木都是有生命力的个体,画家如果能够把其中蕴含的生机描绘出来,就是画坛高手了。纵观宋元明三代画家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从表现的本质来看,都在创作中尝试表现出无限生机。这也是国画和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区别,乃至于在康乾盛世之际,西方画家进入宫廷,也尝试运用国画手法进行写实描绘。按照文人的欣赏习惯,写实固然逼真,却比不上写意那般洒脱自在。于是到了清朝末年,画家们纷纷去明末陈淳、徐渭的作品中寻找养分,探索泼墨写意的种种妙趣。
赵之谦繁华似锦这幅《繁华似锦》是清末赵之谦创作的写意花卉,画中并没有采用淋漓尽兴的泼墨手法,而是彩墨并重,以写意为主。除此之外,还有没骨设色,再辅以勾花点叶。一幅画中,包含了两个时代的艺术特征。更为可贵的是,画中透露出勃勃生机,让人看到之后就会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从而产生奋发图强的力量。一幅绘画作品,能有这么多的正能量,一定要仔细欣赏一番。《繁华似锦》中描绘的鲜花是芙蓉,共分红白两色,色彩亮丽,花形饱满。
赵之谦繁华似锦局部在写意花卉的创作中有个说法,画花难画叶。究其原因是,花本身就很漂亮,即便是画得不好也不会让人感到厌烦。至于枝叶看上去平平无奇,一旦画不好,在一幅作品中会显得难看。赵之谦有金石篆刻的功底,他在画枝叶的时候特别注重在运笔过程中保持刚柔并济的力度。花枝柔韧,花叶健硕,赵之谦通过技法上的优势,画出了枝叶之中的生命力。所以这幅作品看上去才会有种朝气,哪怕看一眼就能赶走胸中烦闷。
赵之谦繁华似锦局部《繁华似锦》还有一个特点,这幅画是画在绫子上面的。古人画画常用宣纸和细绢进行创作,选用绫子往往是为了达到一些特殊的效果,或者展示高超的技巧。在绫子上作画,对运笔的速度有特殊要求,运笔快了,线条就飞起来了;运笔慢了,墨色会污染绫子表面。赵之谦选用绫子进行创作,主要是表现芙蓉开花时的绚烂热烈,通过颜料水墨在绫子表面上的渗透,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从而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
赵之谦繁华似锦局部赵之谦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写意画,又因为他的作品被当作典雅唯美的代名词而深受欢迎。有了热度就会引来贪婪的造假者,从清末开始,临仿伪造赵氏画作的人已经很多了。最重要的一条鉴别方法是,赵之谦的作品有金石味,画中的笔墨线条不仅有力度,而且还有韧性。知道了这一点,对欣赏鉴别他的作品也会很有帮助。
拓展阅读
问几枝枇杷,占一楼烟月,唐代女诗人薛涛
古代诗歌中的文字游戏,竟然还有加减乘除
隋朝仅传二世而亡,皆因暴政不得人心
擅写五言古诗,山水田园诗人韦应物